
18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法律实务分析系列文章4:如何界定“主观恶意”及“其他事由”
在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关系的案件中,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裁判机关亦非必然支持经济补偿金,还可能会综合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主观恶意以及其他事由判定。需要指出的是,法律对于“主观恶意”是否影响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裁判机关对主观恶意的界定以及主观恶意是否会影响经济补偿金支付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
2022-02
18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法律实务分析系列文章3:如何界定“未足额”及“未及时”
在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案件中,劳动者以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主张经济补偿金,其主张的劳动所得若属于受法律认可的劳动报酬(详见上文: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法律实务分析系列文章2:如何界定“劳动报酬”),那么裁判机关支持该主张的另一个条件为用人单位存在“未足额”和“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下文将论述“未足额”及“未及时”的认定标准。
-
2022-02
18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法律实务分析系列文章2:如何界定“劳动报酬”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及时足额支付的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业绩提成、绩效工资、加班工资、高温津贴、年终奖、未休年休假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等较为常见,那么劳动者能否以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上述款项为由主张经济补偿金?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明确上述劳动所得是否属于法律认可的“劳动报酬”。
-
2022-02
16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法律实务分析系列文章1: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支付问题探析
我们曾探讨过因不能胜任工作和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调岗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支付问题(详见:“因调岗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支付问题探析—不能胜任工作类调岗篇”以及“因调岗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支付问题探析—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类调岗篇”)。本文及后续的系列文章,将深入探讨因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支付问题。
-
2021-07
16
有借条和备注“借款”的转账记录,就一定可以追回“借款”吗
在通常的民间借贷纠纷当中,原告凭借条和备注“借款”的转账记录起诉借款人要求返还借款及利息是常见的操作。然而,在最近笔者经办的一起案件当中,原告凭借条和备注“借款”的转账记录起诉要求我方当事人还款,结果却是一二审法院均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看看这起颇具启示意义的案件吧。
-
2021-07
16
仅有法定代表人签字的合同是否成立生效
在民商事活动以及司法实践中,除了法定代表人签字外,公司印章亦是公司对外做出意思表示的一个重要表征,有时公司加盖印章甚至是合同或协议成立生效的必备要件之一。《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那么当合同仅有法定代表人签字但缺少公司印章的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几何?
-
2021-07
15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重点解读
2021年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41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